旅游演艺,未必是景区“标配”
自1982年第一部旅游演艺作品《仿唐乐舞》问世以来,旅游演艺已经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国内旅游演艺产品已经升级到展演融合、注重体验的阶段,印象、千古情、山水盛典等品牌也确实在市场上取得不俗的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旅游演艺产品已有300多个,不少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更是将其视为打造城市“金名片”的手段。但旅游演艺真能担此重任吗?
一、简单点,作为城市观光延伸的旅游演艺
与国内相比,国外旅游演艺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已经具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发运作模式,发展成为两大世界旅游演艺中心,堪称典范。就具体的旅游演艺剧目而言,巴黎红磨坊、拉斯维加斯“O”秀与《宋城千古情》并称“世界三大名秀”。在国外,旅游演艺更像是城市旅行的延伸,无需依附于某个特定景点,而是成为一种了解地域风俗,品读城市气质的方式。
巴黎红磨坊:夜巴黎的代名词
1889年,西班牙人约瑟夫·奥雷和查理·奇德勒创办红磨坊,以豪华强大的美女艳舞阵容和杂技节目吸引游客。电影《法国康康舞》和《红磨坊》更使红磨坊获得世界声誉。21世纪以来,红磨坊推出的《海盗》《马戏团》《巴黎的明天》《仙境》等系列歌舞剧也广受好评。
如今,红磨坊不仅是旅游热点,更是法兰西现代文化与时尚的象征,成为到法游客首选的文化旅游项目。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红磨坊的剧目逐渐丰富并时常变化,除康康舞外还有杂技、哑剧等等。极尽奢华的舞台布景、“无上装”的特色符号、相对独立的节目设计、轻松愉快的演出气氛,无不透露着巴黎的罗曼蒂克和活泼纯美的人文情怀。
红磨坊二十世纪末便开始接待中国人,现如今每年到红磨坊观看表演的观众中,中国人的比例已上升至第一位。绝大多数中国游客在来巴黎前对红磨坊“只曾耳闻,不曾目睹”,中国游客对红磨坊有着一种模糊概念,而正是这样的感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当中许多人可能一生就来一两次巴黎,因此谁都不愿意因未去红磨坊而留下遗憾。
拉斯维加斯“O”秀:一场盛大的狂欢
拉斯维加斯每年会迎来5000万游客,而几乎每个游客都会特地去看“秀”。在拉斯维加斯还有一种说法:一年365天,即使你每晚看一场秀,恐怕也看不完。
“秀”,已然成为拉斯维加斯观光旅游的风向标,是世界任何一个城市都少有的视觉盛宴。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弥漫在剧场里的狂欢气氛,才是这个孤悬在内华达沙漠中的不夜城应有的样子。
常驻百乐宫酒店的“O”秀,是拉斯维加斯最著名的表演秀之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O”秀都不同于传统马戏。首先,它的表演主体是80多位来自全球的艺人,而非动物;其次,它揉合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如街头表演、马戏、歌剧、芭蕾舞、摇滚乐等,可谓包罗万象,气势磅礴;另外,它的舞台设计可谓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可随意变换的水陆空三栖舞台、极具现代感的声光电效果,以及只使用现场奏乐的演出传统,都使得整场演出特色鲜明又多元饱满。在这个缺乏历史底蕴,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是国际化和现代感成就了“O”秀的缤纷多元。
二、八成项目面临亏损,国内旅游演艺还好吗
2017年8月《印象·刘三姐》的原运营公司广为文华宣告破产,震惊行业内外。作为国内山水实景演艺的开山鼻祖,《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首演以来演出6500余场,2017年观演人数达165万人次,门票收入高达2.1亿元,利润突破1亿元。然而,由于股东企业利用该项目做了大量不当的关联担保,过度参与金融投机,造成巨额债务。
早在2014年,万达集团耗资6000万元试水旅游业的首个驻场演出项目《海棠·秀》停演,就让旅游演艺行业的投资者尝到了市场的残酷。尽管国内已有300多个旅游演艺项目,但有数据显示,多达80%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11%的项目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真正盈利的项目仅不到10%。或许该数据未必完全精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演艺业高投入、高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的事实。
1. 实景演艺的初衷:创造夜游项目
早期的“实景演出”(不包括一些旅游节上以真实山水为背景的文艺演出节目)其实并没有考虑过多的“旅游”因素。正如张艺谋曾经坦言,当时首创《印象·刘三姐》时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只是单纯源自对演出场景的理念创新,没想到后来反响远超出预期。在此意义上,《印象·刘三姐》的成功颇有点“歪打正着”的意味。之后旅游演艺就被视作是弥补景区缺乏夜游活动这一短板的良方,旅游演艺也不再仅仅是一台“演出”,更肩负着带动夜游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多重使命。
由于全年演出时间周期长,参与的演员和观众人数众多,规模宏大的实景演艺也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一直受到公众和环保专家的质疑。例如,《印象·刘三姐》曾被批评给环湖生态系统带来负面效应;《希夷之大理》则因影响民生遭到当地人抗议。实景演艺反过来破坏实景,这似乎与旅游景区建设的初衷相背离。
2. “形式大于内容”:绕不开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演艺并非传统的话剧、歌舞剧等剧场类演艺产品,其受众也非固定的有文艺消费习惯的“回头客”。旅游演艺产品,尤其是山水实景旅游演艺产品必须成为独一无二、难以替代的旅游演艺精品,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震撼的视觉效果往往能够成为吸引观众的最直观因素,旅游演艺也因此容易产生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但选择什么样的舞台形式,在于哪种方式更契合需要表达的艺术内容。如何把握好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与现代技术间的共振,成为旅游演艺项目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
3. 市场趋于饱和:“倒闭潮”或许越来越近
全国300多个旅游演艺项目,究竟是多还是少?仅是面对13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如果都是制作精良、品味高雅的精品,都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那就不算多。但如果都是大同小异、粗制滥造的次品,则必将面临淘汰。
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城市的旅游演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加大了对旅游演艺招商的力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以转型为由,高举旅游演艺的大旗帜,开始新形式的圈地运动。海南有《印象海南岛》《万达海棠秀》《浪漫天涯》《三亚千古情》《红色娘子军》;西安有《长恨歌》《梦回大唐》《秦俑情》《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姑且不谈这些剧目的质量究竟如何,单就数量而言,同一旅游目的地拥有这么多大型演艺项目,足以引发人们对其市场承载力的担忧。
三、未必是景区“标配”,也未必是打造城市名片的“首选”
1.依附性强,项目建设还需谨慎
旅游演艺只是旅游产业链的一环,一个地区的游客数量受到旅游演艺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有观点指出:“旅游演艺本身不能构成一个旅游目的性项目,因此它只能依托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年客流量不低于100万以上的4A或5A级著名旅游景区。依附于相对较大的市场,旅游演艺才能做锦上添花的事。”
就国内城市“游客-观众”的转化率来看,许多特大城市比如深圳和厦门“游客-观众”的转化率不足1%;旅游型城市如杭州、张家界、桂林的转化率约可达到4%。由此不难看出,一台剧目很难独自形成核心吸引力,旅游演艺非常依赖现成的客流量,难以脱离于一个整体的旅游环境独立生存。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在选择进行旅游演艺项目投资建设时必须考虑到客源基础是否足够稳定。
2.技术的加法不等于艺术性的加法
VR 技术、多媒体等科技力量正在改变现场娱乐行业的生态圈。业内公司认为,正是以VR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表现手段塑造了娱乐业的未来。利用科技手段来表现文化内容,能够让人们置身一个更有意思的空间,获得更好的体验。万达旗下位于武汉的表演秀《汉秀》首创2000座活动观众座席,由中心升降座椅台和左右对称的两套旋转座椅台组成的活动观众席不但可以根据舞台变换开放、合拢,还可以配合演出内容升降或旋转,使观众享受大幅度视野。
技术的涌入制造出各种视听奇观,但当新鲜感过去,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最终应当落脚在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深入思考。有评论指出,国内旅游演艺已从“新模式”变成了“老套路”。诚然,确实存在不少旅游演艺项目一味追求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所带来的震撼感,而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这样的演出难免让观众觉得“除了热闹之外,并没有留下多少让人回味的东西”。
除了形式上的雷同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之外,内容题材的老旧重复折射出的则是创新乏力。
3. 回到最初,回归自然和生活本身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也就厌倦了生活。”
或许对他而言,伦敦就是生活本身,这座城市有生活能赋予人的一切。想要提升旅游目的地或者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仅要思考如何将地域文化“演”好,还应把着眼点放在当下城市生活本身。
脱离生活的艺术算不上好艺术。反观当下的旅游演艺项目,一旦脱离了在地居民的生活特色,演艺就难免缺乏活力。一方面,旅游演艺项目多数以传统的、久远的仙侠传说、宗教故事或历史典故为载体,或偏于历史,或偏于魔幻,而反映现代生活的内容往往在目前的内容取材中被忽略;另一方面,对于现代科技过度依赖,而对当地艺术形式、传统技艺的利用不足,有宏大震撼的场面,却无感动人心的神韵。
旅游需要演出,但绝不仅仅是演出。一座城市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都市风貌绝不仅仅是一台戏、一部剧就能装得下。
参考来源:
梁生智《“实景演出”幕后的反思》
道略演艺《旅游演艺市场为何被三大世家称霸?》
旅游产业观察《胡兵:未来旅游演艺的发展趋势》
智美旅游策划管理《旅游演艺的二八生死定律 如何才可真正的获利?》
肖波,钱珊《旅游演艺业的技术崇拜与文化失语—以武汉《汉秀》为例》
END
美 编 | 徐妤函
推荐阅读